青年·人才说 | 倾听博士之声(二)
编者按
水积而鱼聚,木茂而鸟集。“办好中国的事情,关键在党,关键在人,关键在人才。”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始终坚持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的理念,积极营造崇尚人才、爱护人才、服务人才、成就人才的校园文化氛围,强力推进“人才强院”,厚植人才发展沃土,推动学院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。学院官微推出【青年•人才说】特辑,让我们一起倾听博士之声。
青年·人才说 | 博士之声
问:入院十五年,作为学院资深教师,您能谈谈教书育人收获吗?
李燕
2007年入院工作
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研究所 副教授;
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 博士毕业
答:
对于老师而言,“教”的过程同时也是“学”的过程。我认为,只有“深入”才能“浅出”。为了上好每一堂课,我会事先查阅不同的教材,仔细探究每一个细节,只有更好地掌握每个原理、机制,才能更通俗易懂地讲解清楚。为了让学生了解专业和行业的最新进展,我会关注和收集一些最新动态信息,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“库存”。教学多年,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同学,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地方,引导学生发掘自身优势、树立自信心态、向着未来目标努力前行。
问:谈谈如何利用个人的学术专长或现有资源去做好社会服务工作?
康华靖
2008年入院工作
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生态康养与碳汇研究所所长 副教授;
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 博士毕业
答:
做好教研工作的“顶天立地”。我的研究始终与生态现实问题紧密结合,研究领域不断拓宽、加深。
1.向上立足国家重大需求,加强科研交叉合作。我积极参与团队的各种调研活动,并先后与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蔬菜所、作物所、生态所等开展业务合作,并与农生学院、动科学院合作获批温州市重大科研项目。
2.向下扎根社会服务实践,解决现实中的“真问题”。通过市科技特派员项目、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项目、市科协科技推广项目等,我下沉基层,扎根农村,服务三农,提升自我。
问:作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,可否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内容,与思政或者教学内容如何展开?
管海娃
2008年入院工作
公共教学部(马克思主义学院)数学教研室教师 副教授;
浙江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毕业
答:
2021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。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的新模式,工业制造与网信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浙江省数字经济重要发展方向。我目前研究方向就与这密切相关——大数据智能控制研究。作为公共教学部的教师,一边投身于理论研究,一边参与教学工作,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。教育需要爱,教育还需要智慧,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去召唤、去陪伴、去温暖。对于学生培养,我认为要因材施教,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。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,还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,利用课余时间我会给与他们耐心解答。
问:近期您荣获学院最美教师称号,可否谈谈个人教学经验与感想,如何在专业上开展育人工作?
罗厚强
2009年入院工作
动物科学学院宠物研究所副所长 副教授
华中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 博士毕业
答:
非常感谢学院所有师生、领导的支持与信任,感恩这一切。从教12年,此次也是我第二次荣获学院“最美教师”称号。
我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,做了自己喜欢的事,却收获了最可爱的学生们的认可。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,我始终站在育人工作的第一线,秉承无私奉献、立德树人的情怀,用学识打动学生的心灵,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。动物医学是一门专业性高、实践性强的学科,面对每一届学生,我都会倾囊相授,真诚地对学生讲述优秀学长学姐故事,给学生种下希望的种子。通过班会、谈话、线上线下多种方式,为同学们打开“世界从这里开始,放下过去包袱”的崭新篇章,逐步树立自立、自强的信念,传递正能量,激励学生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结出绚烂的果实。
问:听说您有参与学院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的工作,可否谈谈您对产业经济与助力共同富裕的理解?
王锦良
2012年入院工作
经贸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主任 副教授
哈尔滨商业大学产业经济学 博士毕业
答:
2021年6月,浙江省被中央确立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,同年,我有幸成为温科院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。我想利用专业所学,开展相关研究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力支持,这既是责任也是使命。
农业领域的共同富裕,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,个人认为可从如下措施着手:实施差异化发展,重点扶持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,增强农业竞争力;提高城镇化水平,依托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增强农业规模化经营能力;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,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;加强农业领域职业培训,提高农业生产者经营管理水平,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;走三产交叉融合发展,发挥农业功能化价值;推进“三位一体”发展,强化金融要素保障等方式,打造农业产业发展的“温州模式”。
发 布 | 党委宣传部(教师工作部)
来 源 | 党委宣传部(教师工作部)、二级学院(部门)
排版 | 陈梦翔
编审 | 陈梦翔 彭唯
终审 | 陈晓莉